首页 > 历史文化 正文

历史文化

一刀一篾

稿件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 2022-05-06 09:43:13

  祖父是村里有名的竹篾师傅。小时候,我常见他独自研究着那些细长的竹竿子。他编的篾器主要有青、黄两色,青篾器绿意盎然,精致灵巧;黄篾器灿然可鉴,古色古香。他编的竹椅、篮子、筲箕足见功夫,大的朴拙端雅,小的灵巧细腻。

  小时候,我从不缺玩具,祖父编的竹哨子、竹扇、鸟笼等,陪我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暑假。

  邻舍曾用两本小人书换过我的一把用湘妃竹制成的折叠小竹扇。扇页用桐油浸泡过,对着太阳欣赏,薄如蝉翼,灿灿若金。小竹扇的一面画着写意的古代村居图:小桥流水,茅屋翠柏,红枫秋菊;另一面则写着四句诗:红树黄芳野老家,日高小犬吠篱笆。合村会议无他事,定是来人借看花。

  “画有出处,诗有来源,诗情画意尽显于一把小折扇中,且整体浓而不俗,淡而不薄,非普通手艺人所能及;一扇在手,如对名士,画作古朴雅致,精细工谨……”后来,邻居一位国画老师对小竹扇如此鉴赏。

  一扇虽简,但要真正掌握手上功夫却极为不易。祖父说,做扇子就是做口碑,要视质量为生命。从砍、锯、切、削、拉、磨,从扇面到扇骨到贴边,每一个细节都深有讲究,每一个过程须严格把关,60多道工序都倾注着心血。

  用最平凡的材料,做出最高的工艺,这才是匠心。

  有一年,我放暑假回家,家里来了个新篾匠徒弟,我叫他王哥。他用弯刀剖竹身,用锯子割竹头,还用竹子做小蜻蜓给我。

  有一天,祖父对他说,做好十二种蒸笼,你就可以出师了。那段时间,他表情凝重,目光炯炯。每天早上,手起刀落间,他的膝盖上堆满了薄如纸张的篾条,两只手各自捏着篾条在胸前来回环绕,时而用力一拉,时而轻轻一捻,犹如太极,刚柔并济。

  做蒸笼讲究“蒸一口气”,特别是蒸床的竹片缝隙必须恰到好处,窄了蒸气上不来,宽了气全跑了。此时,他用棉布将烤好的竹片拉成一个个圆圈,以木夹子夹住,接着编织底座、绑接竹篾、钻孔、刨平,一气呵成。整个过程没见他用过尺子,一切尺寸都在他心里。

  经纬相间,竹篾成形。十二种蒸笼做好了,它们立在堂屋里,像一个个智者。王哥长长出了一口气,我感觉他在说“露涤铅粉节,风摇青玉枝。依依似君子,无地不相宜”,我也仿佛听见了“守节偏凌御史霜,虚心愿比郎官笔”的回声。

  王哥做的十二种笼屉,有圆形、方形的,也有单层、双层和多层的。在祖父赞许的眼神里,它们个个看起来刚韧相济,方圆周正。记得他临走时,从背篓里拿出一个小竹塔送给我。多年后,我才看清竹塔底部还刻有四个字“勤学苦练”,那份美好和温暖让我记忆犹新。

  那年暑假,我也学起了篾艺。祖父说,从做扇子开始吧。篾匠活儿,看似无斤两,提起重千钧。第一步划篾,我一刀下去,一路歪斜,宽窄失衡,厚薄不匀。不是竹子划到手背,就是刀子割伤手指。多少次忍痛继续,一手握竹,一手握刀,从头再来。

  经一个多月的苦练,我双手布满老茧,也破解了划篾这道技术难关。竹片越划越细,也越划越精。一根宽2毫米的竹丝,在我手中反复刮削,变得纯白透明,如绸似缎。若把它抛向空中,会像蒲公英一样飞舞。

  “毛竹筒子烧成灰了,竹节还是直直的。”篾匠行当的规矩很多。比如,东家的东西,你不能看,东家家里人说话,你不能听;吃饭的时候,要先捧碗,后拿筷子,坐姿要中正,不能软绵绵如蚯蚓;吃饭不能发出声音,只能夹面前的那碗菜。其实,说的都是人品和艺品。

  时光深处,众多手艺人用一辈子坚守着一门技艺,默默地把它发挥到极致。这种如大树般坚定执着的精神,让我感佩。(作者:陈白云,单位:湖北省公安县纪委监委)

>>><<<